林业局回应郑州天屎之路:将采取措施缓解市民困扰

5111png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鸟类栖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随之而来的"鸟粪困扰"也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新烦恼。近日,郑州一条被称为"天屎之路"的街道引发广泛关注,大量鸟粪频繁"空袭"行人车辆,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折射出城市生态建设与居民生活品质如何平衡的现实难题。

鸟粪困扰背后的生态隐忧

郑州市林业局调查发现,"天屎之路"现象主要集中在梧桐树密集的街道。这些高大乔木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但过高的鸟类密度导致排泄物激增。专家指出,这实际上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问题——单一树种种植虽然美观,但容易形成"生态孤岛",吸引特定鸟类过度聚集。数据显示,该路段每平方米日均鸟粪量达到惊人的50克,远超正常水平。

多管齐下的科学治理方案

林业部门表示将采取"疏堵结合"的治理策略。一方面通过安装声波驱鸟设备、悬挂反光装置等物理方式引导鸟类分散;另一方面将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增加浆果类灌木,实现鸟类食源分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措施都将遵循野生动物保护原则,避免伤害鸟类。技术人员介绍,类似问题在新加坡等城市早有先例,通过生态调控可在2-3个月内见效。

市民参与的城市共治新模式

此次事件催生了"市民观察员"制度的试点推行。林业局邀请沿线居民记录鸟类活动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收集市民建议。这种参与式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解决方案的针对性,更增强了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表示:"终于有渠道反映我们的困扰了,希望人鸟能和谐共处。"

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避免问题反复,郑州市将把鸟类栖息管理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鸟类活动监测预警系统,制定不同季节的应对预案;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定期评估治理效果;还将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城市鸟类生态研究。林业局负责人强调:"这不是一次性的整治,而是持续优化的管理过程,我们既要保护鸟类,也要保障市民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