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一头牛广告被投诉,品牌方回应:暂不撤广告,坚持原计划

3774png

近年来,乳制品行业频频成为舆论焦点,从添加剂争议到营销翻车,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持续走低。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食品类投诉中,乳制品相关投诉同比上涨23%,其中"虚假宣传"成为关键词。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新锐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近日因广告内容遭到消费者集体投诉,却意外地选择了"不撤广告、坚持原计划"的强硬态度,这一反常操作迅速引发行业热议。

广告内容触碰消费者敏感神经

引发争议的广告片中,"认养一头牛"宣称其产品"蛋白质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5%",并使用了"孩子喝了长得更高"等暗示性语言。多位营养学专家指出,这些表述存在夸大宣传嫌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公开表示:"乳制品蛋白质含量差异通常在5%以内,35%的差距不符合行业常识。"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广告中出现的"科学喂养"场景被证实是在摄影棚摆拍,与品牌一直倡导的"天然牧场"理念形成强烈反差。

品牌方为何选择"硬刚"消费者?

在舆情发酵48小时后,认养一头牛CMO李鑫在媒体沟通会上给出了三点回应:首先强调广告数据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其次认为创意表达符合《广告法》对艺术夸张的界定;最关键的是透露该广告关联着价值2.3亿元的年度营销计划,涉及已签约的卫视黄金时段和电商大促资源。资深广告监制王立伟分析:"这种'拒不撤档'的决策,反映出新消费品牌在增长压力下的焦虑——前期投入的沉没成本过高,宁愿承受短期舆情也要保住营销节奏。"

行业监管趋严下的营销困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明确要求,乳制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营养成分对比需标明具体检测方法。此次事件暴露出快消品行业普遍存在的难题:在流量红利消退的背景下,品牌既要用差异化卖点吸引消费者,又要在日趋严格的监管框架内寻找创意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认养一头牛坚持不撤广告的同时,其竞品君乐宝、简爱等品牌悄然加大了"科学循证"类广告的投放力度,这种反差或许预示着乳制品营销正在转向新赛道。

这场广告风波折射出乳业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当"讲故事"的营销方式遭遇理性消费觉醒,品牌如何平衡商业诉求与社会责任,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据知情人透露,中国广告协会已就此事启动行业评议程序,最终结果可能对整个快消品领域的广告规范产生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