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与美国矿产协议备忘录细节曝光,涉及哪些关键矿产?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关键矿产资源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近期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之际,美国与乌克兰突然签署的矿产合作协议备忘录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据路透社披露,这份被标记为"敏感"的文件涉及锂、稀土等17种战略矿产的开发权转让,恰逢欧盟刚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全球矿产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锂矿资源成协议核心焦点
备忘录显示,乌克兰境内已探明的锂辉石矿床成为美乌合作重点,仅顿巴斯地区锂储量就占欧洲已探明储量的25%。美国公司将获得扎波罗热州克鲁塔亚巴尔卡锂矿的优先开采权,该矿区氧化锂平均品位达1.8%,远超全球1.2%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协议包含"战时特别条款",允许美方企业在军事冲突期间通过第三方国家转运矿石。
稀土元素供应链重构布局
文件详细列出了包括钕、镨、镝在内的15种稀土元素合作清单。乌克兰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克里沃罗格铁矿伴生矿床,其重稀土占比高达37%,恰好弥补美国在永磁材料原料端的短板。协议要求2025年前建成从矿石分选到金属冶炼的全产业链,这将对当前中国占据85%份额的全球稀土加工体系形成直接冲击。
争议性条款触发地缘风险
备忘录第12条特别注明"资源抵债"条款,允许乌克兰以矿产开采权抵扣军事援助债务。这种类似"资源抵押"的条款引发德国《商报》等媒体质疑,认为可能形成"新殖民主义"模式。更敏感的是,协议附件标注了赫尔松州等争议地区的矿产勘探坐标,俄罗斯外交部已警告这将视为"对俄领土的间接承认"。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指出,这份协议暴露出关键矿产争夺已超越商业范畴。随着乌克兰最大锂矿股东美国贝莱德集团近期增持股份至49%,全球资源版图正在军事冲突中加速重组。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要实现2050净零排放目标,全球锂需求将暴增42倍,这场没有硝烟的"绿色资源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