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被拍秒要付.元?网友:这钱花得值吗?

4020png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举办。据统计,2023年全国共举办了近2000场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突破500万。然而,在这股跑步热潮背后,一个颇具争议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赛事摄影服务的高额收费问题。近日,一则"跑马拉松被拍10秒要付88.88元"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不少跑友直呼"跑不起",更有网友质疑:这钱花得值吗?

赛事摄影服务为何引发争议

马拉松摄影服务原本是为了帮助跑者记录精彩瞬间,但近年来却频频因收费问题登上热搜。据了解,目前主流赛事摄影服务商通常采用"先拍摄后付费"的模式,跑者完赛后可通过人脸识别或号码布查询自己的照片,但下载高清原图需要支付数十元不等的费用。更让跑者难以接受的是,有些服务商甚至对短视频片段收取更高费用,10秒左右的冲刺视频标价88.88元已成行业常态。

跑者为何愿意为照片买单

尽管价格不菲,但仍有大量跑者选择付费下载照片。深入分析发现,这背后折射出当代人强烈的社交展示需求。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一张专业的赛事照片往往能获得更多点赞和评论,成为跑者展示运动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首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来说,这些照片还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某跑友坦言:"虽然觉得贵,但看到自己冲线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想保存下来。"

摄影服务成本究竟几何

针对跑者的质疑,摄影服务商也有自己的苦衷。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场大型马拉松的摄影服务需要投入数十名摄影师,配备专业设备,后期还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照片筛选、修图和分类。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也增加了成本。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单张照片的实际成本应该远低于现在的收费水平,服务商的利润率可能过高。

如何平衡商业与跑者权益

这场关于赛事摄影服务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体育产业商业化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难题。一些赛事主办方开始尝试将基础摄影服务纳入报名费中,或提供更合理的套餐选择。同时,也有跑者建议可以学习国外经验,采用"自愿付费"模式,让用户根据照片质量自主决定是否购买。未来,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更亲民的价格策略,将成为赛事服务升级的关键。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马拉松摄影服务收费争议只是体育产业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让体育服务更加普惠、可持续,需要行业、企业和跑者共同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