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发布:一轮接一轮降雨将持续至月底,做好防范措施
近期,极端天气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从城市内涝到农田被淹,从交通瘫痪到山体滑坡,持续强降雨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报,未来十天我国多地将迎来"车轮战"式降雨过程,局地累计雨量可能突破历史极值。面对即将到来的持续性降水天气,如何做好科学防范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必答题。
南方多地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个水文站水位已超警戒线。湖南、江西等地防汛部门紧急召开会商会,要求各级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在城市防洪方面,重点加强地下空间、下凹式立交桥等易涝点的巡查排险;在山区则需防范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气象专家提醒,此轮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需特别注意叠加效应带来的风险。
北方雨季提前需警惕城市内涝
与往年相比,今年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雨季明显提前。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排水系统面临严峻考验。市政部门正在对雨水箅子进行全面清掏,并在低洼路段预置排水设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快速路隧道、地下车库等密闭空间极易在短时强降雨时形成"死亡陷阱",建议市民通过气象APP实时关注降雨预报,避开积水路段。
农业生产面临"雨洗禾花"风险
当前正值早稻抽穗扬花关键期,持续阴雨天气可能导致"雨洗禾花"造成减产。农业专家建议,江南地区要抓紧清理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对已成熟的早稻要组织抢收。设施农业需加固棚体,防止大风暴雨造成损毁。令人担忧的是,潮湿环境极易诱发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植保部门正指导农户科学用药防控。
地质灾害进入高发期需加强巡查
自然资源部发布预警,持续降雨使得土壤含水量饱和,西南地区、秦巴山区等地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升高。专业监测显示,部分隐患点位移量已达预警阈值。当地正组织力量对危岩体、不稳定斜坡等进行24小时监测,并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专家特别提醒,雨后3天内仍是滑坡、崩塌的高发时段,切不可掉以轻心。
交通运输将受持续性影响
强降雨天气给交通出行带来连锁反应。民航方面,雷雨天气可能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铁路部门加强对沿线山体的巡查,防范泥石流掩埋线路;公路运输则需警惕山区路段落石风险。建议旅客出行前多渠道获取最新交通信息,合理安排行程。物流企业也应做好应急预案,避免生鲜等时效性货物因天气原因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