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遭起诉引发韩国民众抗议,政治清算还是司法正义?

10189png

近年来,韩国政坛的动荡与对立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到李明博贪腐案,再到如今文在寅遭起诉,韩国政治似乎陷入了一种"清算循环"。民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与街头此起彼伏的抗议声交织在一起,折射出这个国家深层次的政治困境。当现任总统尹锡悦曾是调查前总统朴槿惠的检察官,如今其继任者文在寅又面临司法指控,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政治报复的延续,还是韩国司法独立的体现?

起诉风波背后的民意撕裂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文在寅涉嫌滥用职权的正式立案,在韩国社会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支持者在首尔光化门广场高举"停止政治报复"的标语,而反对派则坚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45%受访者认为起诉具有政治动机,38%则认为属于正常司法程序。这种近乎对半开的民意分裂,恰似韩国政治光谱两极化的缩影。社交媒体上,#文在寅_司法正义与#文在寅_政治清算两个对立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每日新增讨论量超过10万条。

司法体系面临的信任危机

韩国大法院前院长梁承泰因干涉审判获刑的阴影尚未消散,现任检察系统又被质疑选择性执法。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文在寅案主审法官金镇浩曾参与朴槿惠案件的审理,这种"角色轮转"引发法学界激烈辩论。首尔大学法学院教授崔钟勋指出:"当同一个司法系统先后处理相互对立的政治人物时,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需被严格审视。"根据韩国司法研究院数据,2023年公众对司法信任度降至历史新低的32%,较文在寅执政时期下滑11个百分点。

青瓦台魔咒的历史重演?

自1987年民主化以来,韩国历任总统几乎都难逃"青瓦台魔咒"——卢泰愚、全斗焕因叛乱罪获刑,李明博因受贿入狱,朴槿惠成为首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如今文在寅面临指控,使得这个政治怪圈再度成为热议话题。高丽大学政治学系的研究显示,韩国总统卸任后遭调查的概率高达83%,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起诉发生在文在寅卸任刚满周年之际,时间点的敏感性让不少观察家联想到2009年卢武铉自杀事件前的政治氛围。

在首尔清溪川两岸,支持与反对文在寅的民众仍在隔空对峙。这场风波不仅关乎某个政治人物的命运,更将检验韩国民主制度的成熟度。正如《东亚日报》社论所指出的:"当司法程序被裹挟进政治斗争的漩涡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那道区分正义与报复的底线。"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事件注定将在韩国政治史上留下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