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蔗糖冰激凌中零蔗糖竟是商品名,商家这样回应

1751png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零蔗糖"食品成为消费新宠,各大品牌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抢占市场。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标榜"零蔗糖"的冰激凌,配料表却赫然写着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成分。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产品包装上的"零蔗糖"竟是注册商标而非真实成分描述,这一现象迅速引发热议。当健康宣称变成营销噱头,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假?

零蔗糖冰激凌市场乱象丛生

走访超市冷柜区可以看到,标注"零蔗糖"的冰激凌价格普遍比普通产品高出30%-50%。某品牌巧克力味冰激凌包装正面醒目印着"零蔗糖"字样,但翻看营养成分表却发现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18g/100g。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存在三种乱象:用代糖冒充无糖、将商标作为卖点宣传、故意缩小营养成分标注字号。这些做法让消费者在选购时防不胜防。

商家回应称"零蔗糖"是注册商标

针对消费者质疑,某涉事品牌客服表示:"零蔗糖是我们注册的商标名称,并非产品不含糖的意思。"这种解释让不少消费者直呼"被套路"。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不能直接描述商品特性误导消费者。而涉事企业将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健康宣称注册为商标,实际上是在打法律擦边球,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代糖不等于无糖的健康陷阱

营养学家提醒,很多标榜"零蔗糖"的产品使用糖醇类代糖,虽然升糖指数较低,但过量摄入仍可能导致腹泻等肠胃不适。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产品为弥补口感缺失,会额外添加脂肪和添加剂,最终热量可能比普通冰激凌更高。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指出:"消费者要警惕'零蔗糖'背后的热量陷阱,阅读营养成分表比看营销宣称更重要。"

消费者维权面临举证难题

多位购买过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反映,维权时遭遇"举证难"。由于包装上"零蔗糖"三个字确实标注了商标符号,商家往往以此为由拒绝赔偿。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这类案件的关键在于判断商标使用是否构成虚假宣传,需要综合考量字体大小、标注位置、消费者认知习惯等因素。目前已有消费者向消协集体投诉,要求明确"健康宣称商标化"的合规边界。

行业标准缺失催生灰色地带

现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仅对"无糖""低糖"有明确界定,但对"零蔗糖"这类新兴宣称尚无具体规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指出,部分企业正是利用标准滞后性玩文字游戏。据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代糖食品标识新规,拟要求企业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代糖类型及含量",并将"零蔗糖"等宣称纳入特殊标识管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