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暴雨致多小区被淹 消防紧急救援现场直击

10064png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内涝已成为困扰居民生活的"顽疾"。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华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0%以上,广州作为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排水系统面临严峻考验。6月15日凌晨,广州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多个小区瞬间变成"水乡泽国",水深最高达1.5米,数百户居民被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再次引发人们对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深度思考。

暴雨突袭致多地积水成河

15日凌晨4时许,广州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黄埔、天河、白云等区出现小时雨量超过80毫米的强降水。监测数据显示,黄埔区永和街3小时累计降雨量达201毫米,突破该站历史极值。暴雨导致永和街、联和街等多个低洼小区出现严重内涝,地下车库完全被淹,部分一楼住户家中进水深度超过1米。现场视频显示,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杂物在街道上奔涌,多辆私家车被淹没至车顶。

消防员涉水营救被困群众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派12个消防站、28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在永和街某小区,水位已漫过消防员腰部,救援人员利用橡皮艇挨家挨户搜救。其中一户住着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水位上涨迅速已淹没床铺,消防员破拆防盗窗将老人背出。截至当天中午12时,消防部门共转移被困群众236人,其中包括18名儿童和9名孕妇。现场指挥员表示:"部分区域水流湍急,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我们采用绳索固定、人墙接力等方式确保安全。"

市政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暴雨强度远超排水设计标准,全市58个易涝点中有23个出现积水。虽然近年来已对排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但面对极端天气仍显力不从心。在科韵路积水点,尽管6台大型抽水泵满负荷工作,积水消退仍需要4小时以上。专家指出,城市硬化面积扩大导致雨水渗透率降低,加上部分管网存在老化、管径不足等问题,是造成内涝的主要原因。

社区居民互助共渡难关

灾害面前涌现出许多暖心场景。在联和街某小区,物业人员连夜用沙袋筑起临时挡水墙,业主自发组织搬运贵重物品。社区超市老板免费提供饮用水和食物,还将二楼腾出作为临时安置点。多位市民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求助信息,志愿者迅速建立互助群组,协调皮划艇等救援装备。一位参与救援的市民表示:"看到邻居们互相帮助,特别感动,这才是广州精神。"目前,受灾小区已陆续恢复供电供水,清淤消杀工作正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