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评丁真事件:流量不是万能的 演员需要专业态度

93png

近年来,流量明星的崛起让娱乐圈陷入了一种怪圈:只要有话题、有粉丝,就能迅速走红,甚至跨界成为演员、歌手。然而,这种"唯流量论"的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从某顶流明星因演技尴尬被全网群嘲,到某网红跨界拍戏引发行业争议,观众对"空有流量、没有实力"的现象越来越不满。最近,丁真从素人爆红到参演电影引发的争议,再次将"流量与专业"的矛盾推上风口浪尖。业内人士纷纷发声:流量不是万能的,演员需要专业态度。

流量与演技的失衡正在摧毁行业生态

在资本追逐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制作方热衷于启用流量明星,而忽略了演员的专业素养。一些剧组甚至出现"带资进组"、"台词靠配音"等乱象。某资深制片人透露:"现在选角首先看的是微博粉丝数,而不是试戏表现。"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充斥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上映的流量明星主演作品中,豆瓣评分低于5分的占比高达6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观众用脚投票,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训练是演员不可逾越的门槛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指出:"表演是一门需要系统训练的专业技能,不是靠颜值和人气就能驾驭的。"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到方法派表演,成熟的表演体系都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对比国内外优秀演员的成长路径,无论是梁朝伟多年的TVB磨练,还是娜塔莉·波特曼系统的戏剧教育,都证明了专业训练的重要性。而当下一些流量明星连基本功都不扎实就担纲主演,不仅是对行业的不尊重,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流量明星转型需要付出真正的努力

并非所有流量明星都不具备专业潜力,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放下身段学习。易烊千玺从偶像团体成员转型为实力派演员的过程就是典型案例。他先后在中戏系统学习表演,在《少年的你》中不惜剪寸头、体验生活,最终用演技征服观众。这种态度值得业内借鉴。相比之下,一些明星满足于快餐式成功,既不愿投入时间学习,又急于收割流量红利,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注定难以在演艺道路上走远。

丁真事件引发的讨论,实际上反映了行业对专业价值的呼唤。流量可以带来一时的关注,但唯有专业态度和扎实功底才能赢得持久的尊重。当观众审美日益成熟,市场终将回归理性——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花瓶",终将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