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拳击靶填充物竟是女士内衣 商家回应引争议

7130png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拳击运动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各类拳击装备市场也随之火爆。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消费者反映,高价购买的拳击靶存在回弹差、易变形等问题,甚至有人拆开填充物后发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秘密"——近日一则"千元拳击靶填充物竟是女士内衣"的新闻引发热议,将拳击器材行业的乱象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高价拳击靶暗藏猫腻

消费者李先生花费近千元购买了一款号称"专业级"的拳击靶,使用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严重变形。拆开检查后,发现内部填充的竟是被剪碎的女士内衣和劣质海绵。类似案例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拳击靶以次充好的投诉量近半年增长超过200%。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使用服装厂边角料、建筑保温材料甚至生活垃圾作为填充物,这些"创新"做法严重威胁消费者安全。

商家回应引发舆论哗然

涉事商家在接受采访时竟表示:"内衣棉料吸汗透气,是经过改良的创新填充方案",该说法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运动医学专家指出,拳击靶需要特定密度和回弹性,任何不符合标准的填充物都可能导致手腕损伤。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三无产品大多通过电商平台以"外贸尾单""工厂直销"等名义销售,平台监管存在明显漏洞。目前相关商品已被下架,但消费者维权仍面临取证难、鉴定难等问题。

行业标准缺失埋隐患

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的拳击靶具国家标准,部分企业执行的是2007年制定的轻工行业标准QB/T 2280-2007,其中对填充物仅要求"均匀、无异味"。对比欧美国家严格的ASTM标准,国内监管明显滞后。某检测机构负责人透露,送检样品中约65%的拳击靶存在填充物不达标情况,但由于标准模糊,很难判定违规。这种监管空白给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消费者如何避坑指南

专业人士建议购买时注意三点:首先查看产品是否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重点确认填充物成分为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其次选择重量在3-5kg之间的成人靶具,过轻可能意味着填充不足;最后可要求商家提供截面样品,正规厂商通常备有材料展示件。北京市消协也提醒,保留完整购买凭证,遇到"内衣填充"等欺诈行为可主张三倍赔偿。随着杭州亚运会临近,体育用品质量监管或将迎来新一轮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