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地下车库流浪猫泛滥,物业决定采取投药方式控制

5367png

近年来,随着城市养宠人群的激增,流浪猫问题已成为困扰许多社区的"顽疾"。据《2023年中国城市流浪动物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流浪猫数量已突破5300万只,其中约37%栖息在居民区地下空间。北京朝阳区某高档小区业主王女士向记者反映:"地下车库每晚都能听到猫叫,车漆上全是爪痕,最担心的是孩子被突然窜出的野猫吓到。"这种"人猫矛盾"正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发酵,而物业的应对措施更是引发广泛争议。

投药灭猫:最经济却最受争议的解决方案

在多次诱捕绝育效果不佳后,该小区物业最终选择了投放药物的方式控制猫群数量。物业经理张先生算了一笔账:"专业团队抓捕每只要花费300-500元,而药物成本不到十分之一。"但这种做法立即在业主群引发轩然大波。动保志愿者李女士带着检测仪现场拍摄到投药视频:"他们用的根本不是正规鼠药,会导致猫咪痛苦死亡。"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全国约有23%的物业公司曾采用类似手段,但多数都未在动保部门备案。

法律真空地带:物业权限的边界之争

《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明确规定禁止虐杀流浪动物,但未对"种群控制"做出具体界定。法律专家指出:"物业作为受托管理人,有权维护小区环境,但投药可能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第30条。"朝阳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今年已收到17起类似投诉,但都因"证据不足"未予立案。更棘手的是,有业主晒出被毒死的宠物猫照片,物业是否需要赔偿又成为新的法律盲点。

人猫共处的第三条道路在哪里

上海某社区推行的"TNR计划"或许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绝育放归、定点投喂、电子标识管理,该小区流浪猫数量两年内下降62%。动物行为学教授陈明指出:"猫咪有领地意识,粗暴清除只会加速新猫迁入。"目前杭州已有街道试点"社区动物协管员"制度,由专业机构指导进行科学管理。正如网友"爱猫老张"所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人与动物都能接受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