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老人带病到银行取钱不幸去世,家属含泪讲述事情经过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问题日益凸显。银行网点排队时间长、业务流程复杂、适老化设施不足等问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一些身体不适的老人为了办理业务,不得不强撑着排队等候,甚至因此发生意外。近日,一则"老人带病到银行取钱不幸去世"的新闻引发广泛讨论,家属含泪讲述的经过更让人揪心。
七旬老人抱病排队 突发不适抢救无效
据家属回忆,事发当天老人感觉身体不适,但因急需用钱仍坚持前往银行。银行大厅人满为患,老人排队近两小时期间多次出现不适症状,但担心错过叫号一直强忍。当终于轮到办理时,老人突然晕倒在柜台前,虽经紧急送医仍不幸离世。监控画面显示,老人排队期间曾多次扶额、揉胸口,但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重视。
银行服务适老化改造亟待加强
这起悲剧暴露出当前银行服务在适老化方面的严重不足。调查显示,超过60%的银行网点未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近八成网点缺乏应急医疗设备。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柜员缺乏基本的急救知识培训。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部分银行已开始试点"银发通道",但普及率不足5%,且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基层网点的适老化改造仍任重道远。
金融服务"温度"与"速度"如何平衡
事件引发对金融服务人性化的深刻反思。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让年轻人享受到了"指尖金融"的便利;另一方面,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却面临更大困境。专家建议,银行应建立分级服务机制,对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员工应急培训,配备基础医疗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改变"重效率轻服务"的考核导向,真正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这起悲剧给全社会敲响警钟。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关注那些被数字化浪潮"落下"的老年群体。只有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细节,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目前,多地银保监局已着手制定金融服务适老化标准,期待相关措施能尽快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