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过度危害大 女子夜间翻身导致骨折引关注
近年来,防晒已成为现代人护肤的"必修课",从防晒霜到防晒衣,从遮阳伞到防晒面罩,防晒产品层出不穷。然而,随着防晒意识的过度强化,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正在悄然蔓延——防晒过度导致的健康隐患。近日,一则"女子因长期过度防晒导致维生素D严重缺乏,夜间翻身竟致骨折"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将防晒过度的危害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防晒过度与维生素D缺乏的恶性循环
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人体90%的维生素D需要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临床数据显示,长期严格防晒的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80%以上。该骨折女子每日使用SPF50+防晒霜,且外出必穿防晒衣、戴防晒面罩,导致其维生素D水平仅为正常值的1/5。专家指出,维生素D缺乏会直接影响钙质吸收,长期可导致骨密度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
防晒焦虑催生的"过度防护"现象
社交媒体上,"硬核防晒"教程点赞过百万,防晒产品测评视频播放量破亿,折射出当代人日益严重的防晒焦虑。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防晒面罩销量同比激增300%,防晒手套等"武装到指尖"的产品成为新宠。皮肤科专家提醒,在室内、阴天等紫外线较弱情况下仍坚持全套防晒,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可能因完全阻隔紫外线而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科学防晒需要把握"适度"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接受10-15分钟的阳光照射即可满足维生素D合成需求。皮肤科医生建议采用"分时段防晒"策略: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适当接触阳光,正午时段做好防护。对于办公室人群,可通过玻璃窗接受散射阳光;户外工作者则建议在暴露部位涂抹防晒霜,而非全身严密包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肤质对紫外线的耐受度差异显著,肤色较深人群可适当延长日晒时间。
随着这起骨折案例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开始呼吁建立理性的防晒观念。在追求肌肤年轻化的同时,如何平衡防晒与健康的关系,已成为摆在每个爱美人士面前的新课题。正如某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所说:"防晒很重要,但阳光同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养分,关键在于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