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前科教师重操旧业办教培,家长愤怒:谁敢送孩子去?
近年来,教培行业乱象频发,从虚假宣传到师资造假,再到无证办学,每一次负面新闻都刺痛着家长们的神经。而最近一则"强奸前科教师重操旧业办教培"的新闻更是引发轩然大波,让无数家长愤怒质问:这样的老师,谁敢把孩子送过去?教育本应是神圣的事业,却屡屡被一些道德沦丧者玷污,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整个教育行业的严重亵渎。
前科教师如何混入教培行业
调查发现,这名涉事教师曾在公立学校任教期间因强奸学生被判刑,刑满释放后通过伪造身份证明、学历证书等材料,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小型培训机构。由于目前教培机构师资审查存在明显漏洞,部分机构为降低成本,对教师的背景调查流于形式,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教师还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打出"名校名师"的旗号招揽生源。
家长们的愤怒与担忧
"看到新闻时我浑身发抖,因为我的孩子就在那家机构补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表示。事件曝光后,家长群里炸开了锅,许多家长后怕不已。更让家长们愤怒的是,该教师在招生时刻意隐瞒犯罪前科,而相关部门监管缺位,让这样的"危险分子"得以重操旧业。有家长直言:"我们交着昂贵的学费,却让孩子置身险境,这简直是在犯罪!"
行业监管漏洞亟待填补
当前教培行业准入门槛低、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但在基层执行中仍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现象。特别是一些小型培训机构,往往租个场地、挂个牌子就开始招生,对师资的审核形同虚设。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机构为了快速盈利,甚至会刻意聘用收费较低的问题教师,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如何构建安全的教育环境
专家建议,首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培行业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实现犯罪记录联网可查;其次要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对隐瞒教师不良记录的机构予以重罚;此外,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也要提高警惕,可通过教育部官网查询机构资质,并要求查看教师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安全防线,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