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这些成果你了解吗?

7216png

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演变,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代表,正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该地区长期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外部干预频繁等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原则,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携手前行,共同书写南南合作新篇章。那么,中国与这片热情大陆的合作究竟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基建合作架起发展"快车道"

在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现场,中国工程师正与当地工人并肩作战。这条"电力高速公路"将巴西北部清洁水电输送到2500公里外的东南部负荷中心,满足2200万人的用电需求。类似的故事还在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阿根廷基塞水电站等50多个重大基建项目中上演。中国企业在拉美累计签署工程承包合同额突破2000亿美元,不仅带来先进技术和就业机会,更通过"建营一体化"模式确保项目长期效益。厄瓜多尔前总统科雷亚曾感慨:"中国帮我们实现了过去30年未能完成的梦想。"

贸易往来编织共赢"合作网"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年货市场供不应求,墨西哥牛油果占据中国进口量半壁江山。2023年中拉贸易额突破45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更令人振奋的是,双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从大豆、铁矿石等传统产品,逐步扩展到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商品。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500亿美元,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培育出200多个合作项目。巴西经济学家卡布拉尔指出:"中国市场需求已成为拉美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人文交流浇灌友谊"常青树"

在哈瓦那街头,身着练功服的古巴青年正跟着中国教练学习太极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书店,《三体》西语版摆在畅销书专区。目前中国已在拉美设立45所孔子学院,每年近万名拉美学子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中拉智库论坛、电影节、艺术展等200多项人文活动轮番举办,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当墨西哥遭遇地震、智利发生山火时,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秘鲁汉学家吉叶墨动情地说:"中国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朋友会在风雨来临时握紧你的手。"

从安第斯山脉到加勒比海岸,从亚马逊雨林到潘帕斯草原,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合作故事仍在续写。当某些国家还在用"门罗主义"思维看待拉美时,中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份真诚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信任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