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干部培训期间违规吃喝被通报,纪律红线不容触碰

966png

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深化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近期,河南省纪委监委通报了10名干部在培训期间违规吃喝的典型案例,再次敲响了纪律警钟。这类事件不仅暴露出个别干部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更反映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长期性、艰巨性。

培训期间违规吃喝触碰纪律红线

此次通报的10名干部,本应利用培训机会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却将学习场所变成了违规吃喝的"避风港"。他们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或相互之间违规聚餐,完全忘记了党员干部的身份和纪律要求。这种在特殊时段、特殊地点顶风违纪的行为,性质尤为恶劣,必须从严查处。

违规吃喝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

深入分析这起案例,不难发现其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首先是部分干部仍存在特权思想,认为培训期间可以放松要求;其次是"圈子文化"作祟,把正常的工作关系庸俗化;再次是监督存在盲区,对八小时之外的监管不到位。这些问题都警示我们,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长,不能有丝毫松懈。

从严查处释放强烈震慑信号

河南省纪委监委对这10名干部的严肃处理,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零容忍"的坚定态度。通报曝光不是终点,而是以案促改的开始。通过强化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作风建设需要常抓不懈

这起案例再次证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对培训、考察等特殊时段的监督,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防止"四风"问题隐形变异。

构建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要从根本上遏制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规定,细化明确各类情形;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赋能,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督实效。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