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升级!此次大风或突破年来同期极值,这些地区要注意

4493png

近期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从北方的沙尘暴到南方的强对流,气候异常正不断刷新公众认知。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季大风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30%,多地瞬时风力突破历史极值。特别是即将到来的这轮强风过程,气象专家预警可能突破74年来的同期风速纪录,让"防灾减灾"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普通民众该如何应对?哪些地区需要特别警惕?

北方多地将遭遇10级以上瞬时大风

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地区将迎来本轮大风最强时段,局部地区瞬时风力可达11-12级。气象资料显示,这些区域地形开阔,冷空气过境时容易出现"狭管效应",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4月同期最大风速为32.8米/秒,此次过程极可能突破该极值。农牧区需特别注意棚舍加固,避免因大风造成财产损失。

长江中下游需防范强风伴随强对流

与北方纯大风天气不同,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将出现大风、雷电、短时强降水混合的强对流天气。这种复合型灾害破坏力极强,2023年4月武汉就曾因类似天气导致多处广告牌倒塌。建议市民及时清理阳台杂物,建筑工地需提前做好塔吊防风固定措施。

沿海地区警惕风暴潮叠加效应

渤海、黄海海域将出现8-10级偏北大风,叠加天文大潮影响,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沿岸需防范风暴潮。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正值海产品养殖关键期,2022年同期的大风曾导致山东沿海养殖业损失超亿元。海洋渔业部门已启动应急预案,建议养殖户提前加固养殖设施。

交通运输行业启动最高等级响应

民航部门表示,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已做好航班调减准备,当风速超过15米/秒时将暂停起降。铁路方面,京沪高铁、京广高铁部分区段可能采取限速措施。公路运输需特别注意横风路段,特别是桥梁、隧道出入口等特殊地形区域,交管部门将在G2京沪高速、G4京港澳高速等重点路段加强巡逻。

城市运行面临树木倒伏多重考验

城市绿化树木倒伏是每次大风的常见次生灾害。北京、天津等城市园林部门已对20年以上树龄的杨树、柳树进行重点排查。气象大数据显示,城市"风灾"有78%发生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建议市民此期间尽量避免在大型乔木下停留。同时,电力部门提醒注意防范大风导致的电线舞动,必要时将启动主动停电避险机制。

面对可能创纪录的大风天气,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已进入临战状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特别强调,此次过程最大特点是影响范围广、风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最新预警信息,避免在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危险区域停留。据历史灾情统计,大风天气中70%以上的伤亡事故都源于防范意识不足,做好基础防护措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