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蹦极没绑绳就跳?景区愤怒辟谣:造谣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7795png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极限运动"类内容成为流量密码,一些博主为博眼球不惜制造惊悚画面。从"悬崖荡秋千安全带脱落"到"玻璃栈道突然碎裂",这类真假难辨的极端视频持续挑动着公众神经。就在上周,一则"男子蹦极没绑绳直接跳下"的15秒视频引发全网热议,播放量迅速突破8000万次,评论区充斥着"拿命换流量""景区谋杀"等激烈言论。面对汹涌舆情,涉事景区连夜发布监控全记录,用铁证怒斥造谣者,并宣布将追究法律责任。这场闹剧再次将网络谣言的破坏力暴露在公众视野。

视频疯传背后的流量黑产链

经技术人员鉴定,原视频存在明显的剪辑痕迹。在关键的前3秒画面中,操作员检查安全绳的片段被刻意删除,通过拼接制造出"无绳跳跃"的假象。深挖发布账号发现,该用户曾多次搬运境外极限运动事故视频,通过添加耸动标题获取点击。某MCN机构从业人员透露,这类账号往往批量操作,利用AI换脸、场景嫁接等技术炮制"事故现场",每条爆款视频可带来数万元广告分成。

景区公布完整监控自证清白

涉事景区在舆论发酵12小时内,通过官微发布了包含多角度的1分42秒完整监控。画面清晰显示:跳台工作人员先后检查了弹跳绳、背带扣和挂钩三处关键节点,体验者背后安全绳在起跳前呈现明显绷直状态。更关键的是,景区蹦极项目采用"双绳双锁"系统,即便主绳失效仍有备用装置。这些细节彻底粉碎了"无绳蹦极"的谣言,视频发布者随后删除了原内容。

造谣者面临多重法律追责

当地网信办已联合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法律专家指出,该视频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第12条关于禁止传播虚假信息的规定,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条款。更严重的是,由于导致景区当日退票金额超80万元,造谣者还可能面临《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刑事指控。目前已有3家涉事旅行社准备联合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平台审核机制暴露致命漏洞

值得深思的是,这条明显存在剪辑破绽的视频,为何能通过各大平台的内容审核?调查发现,部分短视频平台为提升用户活跃度,对"惊险""刺激"类标签内容采取人工审核豁免政策。更有多位网友反映,举报此类视频后仅收到"未发现违规"的自动回复。中国传媒大学专家呼吁,平台应当建立"极限运动内容专家复核库",对涉及安全问题的视频实行三重审核,从源头切断谣言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