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否认卫生巾是代加工 亲自回应质疑引爆热搜
近年来,明星跨界创业已成为娱乐圈的新趋势,从餐饮到美妆,从潮牌到科技产品,明星们纷纷利用自身流量优势开拓商业版图。然而,这种"明星效应"背后也暗藏诸多质疑——产品质量是否过关?供应链是否透明?代工模式是否靠谱?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消费者,也成为明星自创品牌必须面对的行业痛点。就在近日,黄子韬因其个人卫生巾品牌陷入"代加工"争议,亲自下场回应的举动瞬间引爆热搜,将明星创业的产品溯源问题再次推向舆论风口浪尖。
明星创业陷"代工门"争议
黄子韬在直播中情绪激动地展示产品检测报告和生产车间视频,坚称卫生巾是自主生产线制造。这一举动直接回应了网友关于"贴牌代工"的质疑,其晒出的实拍画面显示,工厂环境整洁,机械化程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强调"每片卫生巾都有我的名字,我要对女生负责",这种将个人信誉与产品质量绑定的表态,在明星创业者中实属罕见。业内人士指出,代工模式本身并不违规,但明星若隐瞒代工事实进行营销,则涉嫌虚假宣传。
卫生巾行业暗藏"暴利密码"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高端产品毛利率可达70%以上。这正是吸引明星入局的关键因素——凭借粉丝经济效应,明星品牌往往能以3-5倍于成本的定价销售。某代工厂负责人透露,同规格卫生巾代工价约0.3元/片,而明星品牌终端售价普遍在2元以上。黄子韬在回应中提到"投入2亿建厂"的说法,如果属实,意味着其选择了一条重资产但更可控的商业模式,这与多数明星选择轻资产代工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饭圈文化与产品信任的博弈
事件发酵过程中,粉丝与路人的观点形成有趣对立。粉丝群体普遍持"哥哥敢作敢当"的支持态度,晒单购买力惊人;而普通消费者则更关注"是否有SGS认证""透氧率测试数据"等专业指标。这种割裂反映出明星创业的特殊困境:如何平衡粉丝情感认同与大众消费品应有的理性评判标准。值得玩味的是,黄子韬在回应中刻意淡化明星光环,反复强调"用产品说话",这种策略或许正是察觉到单纯依赖粉丝经济的局限性。
明星品牌合规化进程加速
随着市场监管趋严,今年已有多个明星品牌因质量问题被通报。某法律人士指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星作为实际控制人需对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黄子韬事件中,其主动公开生产资质的做法,客观上推动了行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报告显示,2023年明星自创品牌投诉量同比下降28%,说明在市场倒逼下,明星们正在从"流量收割"转向"长期主义"。这场卫生巾风波或许将成为明星创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