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周黑鸭煌上煌为何大规模撤店?消费者吐槽:涨价太狠吃不起
近年来,休闲卤味行业迎来了一波关店潮,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等头部品牌纷纷收缩战线,引发消费者热议。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卤味店,如今却频频出现"旺铺招租"的告示,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困境?社交媒体上"卤味刺客"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价格飙升让不少忠实粉丝直呼"吃不起",这或许正是品牌大规模撤店的深层原因。
卤味价格持续攀升引发消费者抵触
走进任何一家连锁卤味店,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越来越惊人。一份鸭脖从十几元涨到三十多元,半斤卤牛肉动辄七八十元的价格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社交媒体上"卤味自由"成为新晋热词,网友调侃现在吃卤味要"精打细算"。品牌方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但消费者明显感受到产品涨幅远超原料波动幅度,这种价格与价值的失衡直接导致了复购率下降。
外卖平台抽成加剧门店经营压力
随着外卖成为卤味消费的主要渠道,平台高额抽成让本就利润微薄的卤味店雪上加霜。数据显示,部分外卖平台抽成比例高达25%,这意味着每卖出100元产品,门店要支付25元给平台。为维持利润,品牌不得不继续提高售价,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外卖配送时效性要求也增加了门店的运营成本,许多位置欠佳的门店因无法承担双重压力而选择关门。
预制菜冲击改变消费者购买习惯
超市冷柜里琳琅满目的预制卤味产品正在悄然改变消费场景。这些保质期更长、价格更亲民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随买随吃"的需求,尤其受到年轻上班族青睐。相比之下,现制卤味需要专门到店购买,且保存时间短的优势不再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3%,而传统卤味门店销售额却出现下滑,此消彼长之下,门店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同质化竞争导致品牌特色模糊
走在商业街上,不同品牌的卤味店产品越来越相似,口味差异逐渐缩小。消费者很难说清楚绝味和周黑鸭的鸭脖有什么区别,各家的招牌产品也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竞争导致品牌不得不依靠价格战和促销活动吸引顾客,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与此同时,一些区域性特色卤味凭借独特配方和本地化运营逆势增长,反衬出全国性品牌在差异化竞争上的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