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强导致金价下跌?一图看懂关联逻辑

613png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美元指数创下20年新高。与此同时,国际金价却意外跌破1800美元/盎司关键支撑位,让众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在这个通胀高企的年代,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为何不涨反跌?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美元与黄金的"跷跷板效应"

在外汇市场上,美元与黄金历来呈现负相关关系。当美元指数走强时,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来说变得更加昂贵,这直接抑制了市场需求。最新数据显示,美元指数每上涨1%,金价平均会下跌0.6%-0.8%。当前美联储激进加息的政策立场,使得美元资产吸引力大增,大量资金从黄金市场流出转向美元资产,形成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实际利率变化如何影响黄金价值

黄金作为无息资产,其机会成本与实际利率密切相关。当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美国国债收益率随之上升,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益率转正时,持有黄金的相对收益就会下降。近期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已由负转正,达到0.8%的水平,这使得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生息资产。历史数据表明,当实际利率超过0.5%时,金价往往进入下行通道。

央行购金能否对冲市场抛压

虽然个人投资者和机构在减持黄金,但各国央行却在持续增持。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到270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中国、俄罗斯等国央行都在分散外汇储备配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央行购金更多是长期战略配置,其对短期价格的影响有限。当前市场更关注的是美联储政策走向,在加息周期结束前,黄金可能仍将承压。